袁念琪:晾衣裳的“三件套”

时间:2023-06-14 16:13:34

长竹竿、衣架子、上海人叫“丫杈头”的丫杈,这是过去上海人晾衣裳的“三件套”,也是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必需品。这“三件套”是互相支撑的好兄弟:洗好衣裳裤子套衣架,再挂竹竿,然后连同竹竿被丫杈送到高处,或用丫杈把衣架挂到已高高在上的竹竿上。

晾衣裳竹竿要长,太细太粗都不行,一般直径四五厘米左右。它是晾衣裳的载体平台,晾晒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直接穿过两衣服袖子,衣服一字展开,如体操选手吊环摆十字支撑。裤子就没这般腔调了,只能穿一只裤脚管,另一只没精打采垂吊着。另一种是把衣裤先套衣架,再挂竹竿。


(资料图)

没见过上海土特产和日用杂品店里有卖竹竿,我也不知道家里竹竿来自哪里。记得弄堂里,来过扛竹竿叫卖的。邻居有爱竹竿的,用塑料带把竹竿缠起来。宝贝竹竿随家而行,常见搬场卡车车头,搁着几根昂首向天的竹竿,像高射炮,从马路上威武驶过。

小时候,家里竹竿还被我用来捉“爷胡子”,“爷胡子”是上海人对知了的统称。抓“爷胡子”是竹竿加辅助工具,我有两件辅助工具轮流上竿,一是铅丝圈套塑料袋或纱布袋,绑于竹竿像捕虫网。二是有黏性的面筋卷缠棒冰棍,再绑竹竿;或用花园里粘性比面筋好的树胶。一听“爷胡子”叫就像听到警报,抄起竹竿奔出去。搜到目标后或套或粘,用塑料袋套就贴树干从“爷胡子”上方往下迅速一套;若使面筋或树胶粘,那就从下往上对目标迅猛一戳,类似打台球出杆,最佳落点在蝉翼。说起来,上海人早在一百年前就借用竹竿说事,如有句歇后语叫:弄堂里扛竹竿——直来直去;瘦长个的绰号叫“晾衣裳竹竿”。

竹竿悬空晾衣裳,两端要有支点支撑。花园里的树成为架竹竿天然支柱,选择两棵间距与竹竿长度匹配的。下雨天,幸好院里有棚,没晾干的衣物随竹竿上了棚架。竹竿架高处,臂不够长;就要请丫杈出场,把竹竿撑到位。丫杈顶端是金属U型头,有的U型头两端做成小U,可叉更微小的东西。丫杈是店里买的,也有人用树枝分杈的天然产品。

丫杈不仅叉竹竿,还在上海人喊“混堂”的浴室大显身手。老底子,冬天汏浴去钱家塘的淮海浴室。服务员把你脱下棉袄、绒线衫等几件衣服叠在一起,丫杈吃分量、手臂有劲道、眼睛瞄得准;丫杈一把叉到高高衣架上的一只衣钩上。迅速清爽,一杆丫杈使得出神入化,令人佩服。

搬家住楼上后,晒衣物从地上转到天上。搁竹竿靠衣架,它有两种:要么是与窗或阳台平行且安置两端的铁架;要么是与窗或阳台呈直角的龙门架。前者竹竿横放,后者竹竿竖放,就是晒起来稍微吃力点,把一竹竿衣物挑出去是要有点力气和准头的。

平时晾衣裳,直接穿竹竿不用衣架少,因占竹竿面积太大,晾晒不了几件;绝大多数是用衣物套衣架后再上竹竿,这一竹竿晒得就多了。衣架子分两款,一中如工字型,不过当中一竖出了头,变成一挂钩。说是美国铁匠艾伯特·帕克豪斯的发明,并不是脑袋被苹果砸出了灵感,而是愤怒生创造:因衣帽间挂衣钩被占,气得用铅丝弯成大衣肩部且再加钩子。由此可见,做衣架不难。在农场时,衣架不够用,就找粗铅丝和七芯电线拗几个。

另一款衣架是带夹子的,专门用来晾手绢、袜子和内裤等,这些都是前一款衣架难以晾晒的。上海人叫它“八脚架”,其实没有八只脚,只是在两根薄竹条上吊了八只木头夹子。我1978年考大学离开农场,四年毕业后回连队,居然见我留下的八脚架还在使用。因那时怕与别人的搞混,在竹条下用墨汁涂了两条杠,一眼认出。

读大学和下乡时,常碰到衣架不够用,于是一架多用。在工字型衣架底下一横上,搭上袜子或内裤,再在上一横套衣服。八脚架本来1个夹子夹一只袜子,现在夹一双;从4个夹子夹2条内裤变成夹3条。在楼上住时,还在衣架上系绳,扎在竹竿上,不怕被风吹去。

到上世纪90年代,可伸缩的金属晾衣杆横空出世,家里的竹竿被替换了,后来又在阳台安了升降式晾衣杆。八脚架也变漂亮了,成圆盘和方框状,不再为晾晒更多衣物而烦恼。同时,晾衣裳的“三件套”的材质变了,用木竹自然资源少,换为塑料和铁制品。生活的美好,正是从这些生活必需品使用更便捷、更耐用、更环保、更美观开始的;日子也就是这样一天天美好起来。

标签:

来源:新民晚报
0
上一篇:世界短讯!原油价格持续多月下挫 长期调整空间还有多大? 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最近更新

  Copyright @ 2001-2013 www.caixunnew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-1

  网站所登新闻、资讯等内容,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,转载请注明出处

 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,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:  291 32 36@qq.com

营业执照公示信息